香港新聞網5月16日電 央行昨(15日)發佈《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》(下稱報告),對廣義貨幣(M2)與存款增長、國內通脹走勢以及中國的經濟形勢做出說明,在報告章節中特別提到了美國矽穀銀行破產事件,稱中國金融機構對矽穀銀行風險敞口小,矽穀銀行破產對中國金融市場影響可控。報告稱,當前中國經濟社會全面恢複常態化運行,需求收縮、供給衝擊、預期轉弱叁重壓力得到緩解,經濟增長好於預期,市場需求逐步恢複,長期發展還具有市場規模巨大、產業體系完備、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條件。報告對矽穀銀行事件作出分析表述:中國金融機構對矽穀銀行風險敞口小,矽穀銀行破產對中國金融市場影響可控。報告指出,當前中國金融體系運行穩健,金融業總資產中占比超過90%的銀行業總體穩定,絕大多數銀行業金融機構處於安全邊界內,銀行業總資產中占比約七成的24家大型銀行一直保持評級優良。報告認為,對矽穀銀行事件的經驗教訓也要總結反思。一是貨幣政策應避免大放大收。疫情期間,發達經濟體推行量化寬鬆政策、快速實施零利率,後續又因通脹高企而快速加息縮表,使商業銀行在寬鬆階段配置的低收益資產,需要在緊縮階段用高利率負債平衡,造成較大虧損。相對而言,中國堅持穩健、正常的貨幣政策,兼顧短期和長期、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、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,穩固對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支持力度,有效保持物價穩定,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,為金融穩定打下了堅實基礎。二是中小金融機構的監管應重視。中小金融機構的承壓能力更弱、脆弱性更明顯,同樣有可能在風險積累和市場恐慌中釀成系統性風險。叁是處置金融風險要迅速且強力。迅速且強力的應對措施對穩定市場信心、處置金融風險至關重要,也反映出充分的法律授權、豐富的政策工具、充足的風險處置資源的重要性,值得借鑒。四是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穩定性應關注。銀行要用好壓力測試等風險管理工具,充分考慮各類風險情景,做好極端情況下的應對預案,使自身風險管理能力與資產負債結構相匹配。報告提出,下一步,金融管理部門將持續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,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。一是加快推進金融穩定法制建設,推動《金融穩定法》出台,健全市場化、法治化金融風險處置機制。二是加強金融風險監測、預警,充分發揮存款保險制度的早期糾正和市場化風險處置平台作用。叁是不斷充實金融風險處置資源,完善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管理機制,與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雙層運行、協同配合,共同維護金融穩定與安全。 (完)